人名诗戏效王半山 其一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暮云长。 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译文:

这首诗巧妙地嵌入了多位古人名字来营造画面和意境,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重耳如那盈盈生长的岸旁柳树,柳色嫩黄生机勃勃;张九龄恰似那缓缓生长的山涧青松,身姿苍劲岁月悠长。 白色的梅花初绽,好似给大地增添了新落的白雪;乌鸦引领着像扬雄笔下“童乌”般聪慧的幼鸟,在夕阳余晖中嬉戏玩耍。 樵夫的歌声在春日的山谷中渐渐低沉,可那山谷却显得愈发幽远;大雁的鸣叫声连绵不断,与傍晚的云朵一同绵延向远方。 奔腾的泉水全然化作了如“山涛”般宏大的声响,飞溅到高悬的岩石之上,让周围弥漫着各种草药的芬芳。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