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节谢公挽歌

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译文:

谢公他绝不愿意像狗一样摇着尾巴去乞求别人的怜悯,面对死亡就如同回家一样从容,一身正气浩荡。 在那个时代,千古以来奉为经典的六经所倡导的道德和精神都遭到了破坏,仿佛被扫地出门一般无人重视。只有谢公他像一根擎天巨柱,独自支撑起正义和道德的天空。 历经无数次的劫难,世间的英雄豪杰大多都已消逝。但谢公的文章气节却像高悬的日月一样,光芒万丈,永垂不朽。 我满心惆怅,衰老的我只能徒然地落泪。可惜我没办法去到玉亭,在那里献上一捧寒泉来祭奠谢公。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