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贡象

锦鞯宝勒度南云,到处丛观暗驿尘。 人喜此生初见象,我忧今世不生麟。 半年传舍劳供亿,德色中朝动搢绅。 粉饰太平焉用此,只消黄犊一犁春。

译文:

那大象披着华丽的鞍鞯,戴着珍贵的马勒(这里以马具借指象所配备的装饰),从南方的云雾中缓缓走来,所到之处,人群聚集围观,把驿站周围的尘土都遮蔽了。 人们都很高兴自己这辈子能第一次见到大象,可我却担忧这世上没有麒麟出现。麒麟象征着祥瑞,意味着世间少了真正的吉祥之兆、太平之象。 这头大象在半年时间里辗转各地的驿馆,当地要耗费大量的物资来供应它。朝廷里的官员们还带着施恩的神色,在朝堂上议论纷纷。 用这样的方式来粉饰太平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只要有黄牛拉着犁铧在春天的土地上耕种,就足够了,这才是实实在在能带来太平、带来丰收的景象。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