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止庵叶半隠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墨池 其一

遗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 三郎阿堵知何用,只识营州阿荦奴。

译文:

鲁公的遗像依旧有着让懦弱之人振奋自强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想他生前的浩然正气足以震慑那些盗贼。 唐玄宗那一双眼睛又有什么用呢,他只赏识如安禄山那样外表憨直、内心凶险的人。 注释:“遗像犹能立懦夫”化用“遗像清风犹若生,能使懦夫立”,突出鲁公精神对人的激励;“萑苻”原指泽名,后指代盗贼;“三郎”指唐玄宗,“阿堵”在古代常指“这、这个”,这里可理解为眼睛;“营州阿荦奴”指安禄山,安禄山是营州胡人,“阿荦”有形容人貌似憨直之意。整首诗通过对鲁公的赞颂和对唐玄宗有眼无珠的批判,寄寓了作者的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