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易水歌效郭青山

朝随寒云度阴山,暮指落月槌函关。 函关牡钥泥为丸,阴山侠客铁作肝。 秦如虎狼生羽翰,飞食六国俱创残。 生角雨粟怜吾丹,舍生取义我则安。 古剑错落黄金镮,剑光苦短不足看。 雕弓矢矫乌犀盘,弓弦易折不足弯。 右携地图墨漫漫,左提髑髅血斑斑。 祖龙见此生欢颜,便可快意须臾间。 我以至易图至难,听我抵掌歌酒阑。 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进而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意咸阳殿上有柱尚可环。 无且药囊利镆干,我志不遂节则完。

译文:

早晨我伴随着寒冷的云朵越过阴山,傍晚我指着西沉的月亮直奔函谷关。 函谷关的锁钥在我眼中就像泥丸一样容易攻克,阴山的侠客有着钢铁般的肝胆。 秦国如同长了翅膀的虎狼,飞扑向六国,把它们都摧残得残破不堪。 生出角、天降粟这种奇异现象,让人怜惜我的赤心一片,而我为了舍生取义内心安宁。 我的古剑上镶嵌着错落的黄金环,可惜剑光太短,没什么好看的。 雕花的弓像矫捷的乌犀盘绕,可弓弦容易折断,难以拉弯。 我右手携带着墨迹弥漫的地图,左手提着血迹斑斑的头颅。 秦始皇见到这些定会喜笑颜开,我便可在须臾之间得偿所愿。 我用看似容易的办法去图谋最难的事,且听我在酒宴将尽时击掌高歌。 我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接着又唱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想到咸阳殿上还有柱子可以绕环。” 夏无且的药囊比锋利的宝剑还管用,我的志向没能实现,但气节却得以保全。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