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老松

合梁清庙栋明堂,弃掷终身古道傍。 大节不容秦点污,孤根能与宋存亡。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沁千年琥珀香。 韦偃毕宏今不见,谁将老骨写风霜。

译文:

这棵松树本有能力成为太庙中合抱的屋梁,或是明堂上的顶梁柱,却被人遗弃,一生都孤独地立在古老的路旁。 它有高尚的气节,绝不允许像“秦”那样的丑恶势力来玷污自己,它那孤独的树根仿佛能和宋朝一同经历兴衰存亡。 在空旷的山间,它那高大的枝干如同百丈长的龙蛇影子一般,显得那么苍劲而神秘。从山涧流下的泉水浸润着它,历经千年,仿佛让它散发着琥珀一般的香气。 可惜啊,像韦偃、毕宏那样擅长画松的画家如今都已不在人世了,现在还有谁能把这棵老松饱经风霜的身姿描绘出来呢?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