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伯可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 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苏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闲卧昼,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饥童控羸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独难咤。 均为受廛氓,关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仁公力救弊,立法宜少借。 圣朝天广大,焉用究纤罅。 议政罪甘诛,矧避官长骂。

译文:

齐鲁大地大多是平原,江浙一带的田地却有高有低。那田亩密密麻麻的,就像鱼鳞一样,可土地的户籍到底由谁来掌管呢? 富有的人独占着土地带来的利益,那些失去产业的孤寡之人实在令人怜悯。如今朝廷推行周礼,天官负责规划郊野。古代的方法虽然可行,但必须要有认真执行的人。 杨君你是古代那样奉公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在暨阳管理着一方小天地。你在高低不同的田地上广泛地咨询民情,说话和神色总是那么宽容和蔼。开始做事的时候不扰民,到了规定期限又有很多空闲时间。你用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穷困的百姓得到复苏,威名先声就震慑住了豪强恶霸。 田野里的耕牛白天悠闲地卧着,城邑里的狗到了夜晚也不会被惊扰而吠叫。当年你曾经到过的地方,人们都喜爱在甘棠树下休息怀念你。你聚集人力完成事务并首先上报政绩,在各郡中名列前茅。 全城的人都出来送你,饥饿的孩童拉着瘦弱的马。座中有我这个狂放之人,超出自己的身份发表意见实在是难以令人赞赏。 我和众人一样都是在城邑中居住的百姓,不直接参与农田耕种。乡下的小吏上下其手,根据自己的心意决定事情的轻重和取舍。仁厚的你尽力纠正这些弊端,在立法上应该稍微有所变通。 圣明的朝廷像天空一样广阔,哪里用得着去追究那些细微的差错呢?我发表这样的议论就算被治罪也心甘情愿,更何况还能躲避官长的责骂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