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夫四时佳致园亭

桐川博士老文学,出处乃在可否间。 舍东支径劣百步,墙北危亭俯两山。 风花辞枝黏草碧,雨竹卸箨连苔斑。 林臯红叶白雁早,江国琼英翠羽寒。 一年天与四时景,百岁人无半日闲。 扰扰鸣钟戒晨起,昏昏秉烛愁夜阑。 蜉蝣生死寄黄壤,乌兔飞走凋朱颜。 主人自得静中趣,物理常于动处观。 从容琴书寓真乐,邂逅樽前追清欢。 良时佳友不易得,恶客未至门先关。

译文:

桐川有位老博士,精通文学,他为人处世总是在可与不可之间,十分谨慎。 他家屋子东边的小路,短短不过百步长,而墙北那座高高的亭子,向下可以俯瞰两座山峦。 春风中,花朵从枝头飘落,黏在碧绿的草上;细雨里,竹子褪去笋壳,与带着青苔斑点的地面相连。 山林间,红叶早早地飘落,白雁也提前飞来;江南水乡,洁白的花朵绽放,翠鸟在寒冷中瑟缩。 上天一年赐予四季不同的美景,可人生百年,却没有半天的清闲。 清晨,钟声扰人,催促着人们早起忙碌;夜晚,手持蜡烛,愁绪满怀,直到夜深。 人就像蜉蝣一样,生死都寄托在这黄土之上,太阳和月亮如飞鸟般快速交替,不知不觉间就催老了红颜。 园亭的主人能自己体悟到静中的乐趣,常常在动态中观察事物的道理。 他从容地与琴书相伴,寄托着真正的快乐,偶尔与友人在酒樽前相聚,追寻着清雅的欢乐。 美好的时光和优秀的朋友都很难得,要是有讨厌的客人,不等他们到,就先把门关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