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即事

玉垒开方面,金汤控上游。 连营骠骑宅,重柝雁行楼。 彊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 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忧。 六年襄郡守,三策荩臣谋。 大将深围陷,长江万里休。 两淮先按堵,孤注独横筹。 破竹才乘势,闻风已置邮。 乾坤机轴转,海岳版图收。 春变山堂柳,波通汴水鸥。 平坡南下马,远渡北来舟。 无复琼花梦,犹余芍药愁。 尘埃何竖子,还拥黑貂裘。

译文:

### 前半部分:描绘扬州的战略地位与战事场景 在那地势险要之处,扬州就像坚固的堡垒一般开辟出重要的军事防线,它有着如金城汤池般的险要地势,牢牢掌控着长江上游的关键位置。 军营相连,仿佛是骠骑将军的府邸一般壮观;那城楼上,更夫敲击着木梆报时,声音在排列整齐如雁行的楼间回荡。 战场上,强弩毫无目标地胡乱发射,那横跨江面的浮桥日夜都在水上漂浮晃动。 烽火燃起的地方,浓烟滚滚升起;这萧瑟的秋天,草木枯萎,仿佛连虎狼都没了生气,一片死寂。 这里的兵威曾经何等震撼,但在当时,国家的命运却让人忧心忡忡。 ### 中间部分:回顾战事相关决策与结果 襄阳的郡守坚守了六年之久,忠臣谋士献上三条良策试图扭转局势。 可大将最终还是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围困,这意味着万里长江的防线也就此失去了作用。 两淮地区还算暂时安定,可有人却如同孤注一掷般胡乱谋划。 敌军如破竹之势乘胜前进,消息传来,驿马就日夜不停地传递着军情。 ### 后半部分:描述局势变化与感慨 天地间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家的版图也被重新收纳。 春天来了,山堂边的柳树也有了变化;汴水之上,水波涌动,海鸥在飞翔。 平坦的山坡上,有人骑马从南方而来;远处的渡口,有船只从北方驶来。 曾经令人魂牵梦绕的琼花,如今再也不会出现在梦中了;只剩下芍药花,仿佛带着忧愁一般绽放。 那些毫无作为的小人,如今还穿着黑貂裘,一副得意的样子,真是让人感慨啊。
关于作者
宋代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