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生清池,至洁尘不污。 当时取名社,亦以清净故。 乐国初无有,莽莽果何处。 陶公寄醉乡,盖深得其趣。 公何挽不入,谢何推不去。 远师信高识,心杂固不取。 盗循彼何人,一见乃深许。 士固未易知,身名期岁暮。 遗风惊千祀,流落见缃素。 永怀名山游,乐与善人遇。 匡庐青拂天,江水日东骛。 我将解世缠,已办登山具。 载酒酹渊明,问津桃源路。
题郑柏窗所藏莲社图
译文:
洁白的莲花生长在清澈的池塘里,它无比洁净,不会被尘埃污染。
当年人们建立取名为“莲社”的组织,也是因为崇尚清净的缘故。
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原本就不存在,莽莽世间,它究竟在哪里呢?
陶渊明寄情于醉乡,大概是深深领悟到了其中的意趣。
为何莲社众人拉陶渊明入社,他却不加入;而谢灵运主动想加入,莲社又推却不让他进来。
高僧慧远(远师)确实有高明的见识,他认为谢灵运心思杂乱,所以不接纳他。
那卢循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慧远一见他却给予了高度认可。
看来人确实不容易被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名声和品行要到年岁将尽时才能有定论。
莲社的遗风历经千年仍让人惊叹,如今能在这画卷(缃素)上见到当时的情景。
我一直向往着到名山去游历,乐意与品德高尚的人相遇。
庐山青翠,仿佛能拂到天空,江水每日都向东奔流不息。
我将要挣脱世间的羁绊,已经准备好了登山的用具。
我要带着美酒去祭奠陶渊明,探寻通往桃花源的路。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