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李二同知及诸学官游石龙潭以韩公炭谷湫诗为韵分赋得捧字

鬼斧淬霜劂嵚洞,石璺津□□清湩。 一潭绀影浸秋寒,云染龙腥罥枝重。 镌瑶□□四巑岏,雄压坤维妥以巩。 人言曾见华阳儿,突□□蒙珠尚捧。 云璈丁当杂梵呗,悯涸忧枯乞灵宠。 虚无怪电摇青光,谷搅崖搜雷雨□。 地储精英固如是,岂必盘涡龙所拥。 石藓镀绿欹风磴,跼步下窥毛髪疏。 蟠鳞潜角见无由,鱼弄戏腮微浪涌。

译文:

这首诗比较生僻,部分文字缺失,给准确翻译带来一定困难,以下是尽量通顺地翻译: 仿佛是鬼斧用如霜的刀具精心雕琢出这险峻的山洞,石头的裂缝中流淌出清澈的汁水般的泉水。 一潭深青的潭水倒映着秋日的寒凉,云朵仿佛沾染了龙的气息,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 四周的山石如美玉般被镌刻,山势高峻雄伟,稳稳地镇压着大地的一角,坚固无比。 人们说曾经看见过华阳的仙童,突然出现时还捧戴着宝珠。 云间传来清脆的仙乐声,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人们怜悯干涸的土地、忧心枯萎的庄稼,前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恩宠。 在虚无缥缈间,奇异的闪电闪烁着青光,山谷被搅动,山崖被搜索,雷雨似乎即将来临。 大地蕴藏着这样的精英灵秀本就如此,又何必一定要有盘旋的漩涡才是龙所盘踞之处呢。 石上的苔藓如镀上了一层绿色,倾斜的石阶在风中显得孤寂,我小心翼翼地小步走下去窥视潭水,吓得毛发直立。 想要看见那蟠龙的鳞甲和潜龙的角是没有机会了,只见鱼儿摆动着腮,激起微小的波浪。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