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 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时一漩。 长风澒涌发滟滪,恶色怒势因谁然。 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𧐖蜷。 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 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译文:

巫山高耸入云,山顶凝聚着袅袅云烟,那十二座山峰宛如碧绿的玉簪,带着寒意直插天际。 陡峭的悬崖绝壁仿佛都在微微颤动,更何况它还向下威压着万丈深的青色深渊。 江波汹涌,浪涛相互激荡,形成了幽深的水潭,那水潭好似老虎的眼睛,不时地打着漩涡。 强劲的长风涌起,冲击着滟滪堆,江水呈现出凶险的颜色,愤怒般的气势,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我想要在这江的中流截断水流,架起彩虹般的桥梁,可却没办法施展这曲折的造桥之法。 我向东边和西边极目远望,却怎么也看不到尽头,双眼都快要望穿了,心也仿佛要破碎了。 回头望去,高唐庙下正洒着灵异的雨,这让我归乡的念头常常在心中涌动,好像要翩翩飞回家乡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