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绿缬裆,红绣裳,衫盘蜂蝶裙鸳鸯。 雕瑰错宝垂鬓长,紫冒翠盖行新粧。 蹁跹曲堤下回塘,画桡送入波中央。 罗袖卷起金钏光,摇轻撼脆敲短芒。 丹琼绀玉低复昂,沾裛薄粉扑嫩黄。 蚕腰蛛腹丝飘扬,列坐彩舫求比方。 笑声吃吃动明珰,挨蒲拂蓼次岸旁。 风吹落霞供晚凉,西城鸦鸦啼女墙。 归来索酒酌满觞,吴屏蜀帐围象床。 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

译文:

一群采莲的少女们,她们穿着绿色丝绸做成的短上衣,搭配着绣着红花的裙子。衣衫上绣着的蜂蝶图案栩栩如生,裙子上的鸳鸯纹样也精致无比。 少女们的鬓发长长的,上面垂挂着用奇珍异宝雕琢镶嵌而成的饰品。她们头戴紫色的斗笠,犹如翠绿的伞盖,一副崭新而美丽的妆扮。 她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在曲折的堤岸上翩翩起舞,然后来到了回曲的池塘边。她们登上画船,船桨划动,将船送入了碧波中央。 划船时,她们的罗袖卷起,露出了金光闪闪的金钏。船桨在水面上划动,轻轻摇晃,水波声清脆悦耳,仿佛在敲打着岸边的短芒水草。 少女们采着莲蓬,那些莲蓬就像红色的美玉、青黑色的玉石,随着她们的动作忽低忽高。水珠溅落在她们扑了薄粉的脸上,沾湿了那娇嫩的黄色妆容。 少女们纤细的腰肢如同蚕蛾,微微隆起的腹部恰似蜘蛛,衣带丝绦随风飘扬。她们并排坐在彩船上,互相攀比着谁更美丽。 她们欢快地笑着,笑声清脆,带动着耳旁的明珠晃动作响。船儿挨着蒲草、拂过蓼花,停靠在岸边。 此时,晚风轻拂,天边的落霞好似被风吹落,带来了傍晚的凉爽。西城上,乌鸦在女墙处啼叫着。 采莲结束后,少女们回到家中,索要美酒,将酒杯斟得满满的。她们回到装饰着吴地屏风、蜀地帐幕的房间,围绕着象牙床。 玩累了,她们困卧在床上,房间里点着明亮的灯烛。琉璃制成的器皿中,香料散发着阵阵香气。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