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译文:

清晨时分,园林里的空气清新宜人,那清新的气息仿佛能洗去人们心中的尘埃。傍晚的夕阳洒下温暖而明亮的光辉,照亮了错落有致的篱笆和幽静的小巷,整个村子都沉浸在这柔和的光线之中,显得格外温馨。 从石头砌成的水洞那边,隐隐约约能听到寒碓舂米的声音,这有节奏的声响在宁静的乡村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劳动共同谱写的乐章。烟雾缭绕的山坡上,还能看到农夫在傍晚时分依旧辛勤地耕作着,他们的身影在朦胧的烟霭中若隐若现,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勤劳。 村子里,人们用豚蹄来供奉神灵,举行祈祷和酬谢神灵的仪式,希望能获得丰收和平安。他们还会用龟壳来占卜,试图预知未来天气的阴晴变化,这古老而神秘的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对自然的敬畏。 如果你想真切地感受丰收年景的喜悦与欢乐,不用去寻找其他的迹象,听听这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鸡啼犬吠声就知道了。那热闹欢快的声音,不正是村民们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吗?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