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公溉

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𪸩。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译文:

傍晚时分,我的船停靠在昝公溉这个地方,船头还残留着落日的余晖。我带着家人上岸漫步,微风轻拂,吹拂在身上,让人格外惬意。 然而,眼前的村庄巷陌却一片萧条冷落,环顾四周,几乎看不到几处人家燃起的烟火。我向当地人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去年这里遭遇了严重的饥荒。很多百姓为了活命,有一半都逃亡到外地去了,留下来的人生活也十分艰难,几乎没有什么生计来源。 你看那树林下面,那些房屋都只剩下空荡荡的围墙,一片破败景象。原本肥沃的良田,现在也没有人耕种,只有荆棘长得十分茂盛。 据说直到现在,每到深夜,这里还能看到闪烁的鬼火,散发着清冷的光辉。孩子们听到这些讲述,都争着跑过来紧紧依偎在我身边。他们惊慌失措,又惊又怕地哭了起来,还拉着我,吵着要赶快回家。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