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一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燥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怳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译文:

我的先辈留下了一座破旧的房屋,它坐落在涪水的东边。我卸任了汉中太守的官职,回到这里暂且休息。 当时正值五六月间,炽热的太阳烘烤着遥远的天空。山川都显得干燥枯槁,草木仿佛都被烧焦燃烧。我身上世俗的烦闷心情暂时得到解脱,得以独自享受这美好的胜境。 高大的树林环绕着幽深的山麓,清凉的树荫像石绵一样紧密地铺展开来。层层岩石在窗户外面敞开,浅浅的溪流在窗户前流淌。我邀请客人来弹奏素琴,留僧人一起品尝寒泉。躺在竹席和白石枕上,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地方不断变换位置。 偶尔趁着高处吹来的风,我站在云烟中极目远望。山野间的兴致无比浩荡,世俗的忧虑一丝都没有了。我神清气爽,心情愉悦,那些世间的俗事都可以抛弃了。 这时我回忆起当官的时候,就像肩上总是扛着沉重的担子。桌子上堆满了公文簿册,处理这些事务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在大暑天还得穿着官服端坐着,额头的汗水常常不停地流淌。我常常害怕犯下严重的过错受到严厉的斥责,哪敢自己找舒适呢。 如今能在这里享受安闲,恍惚间就像在梦游仙境一样。但我即将又要佩戴上太守的符印,再次前往洋川任职。我怎么会不眷恋这山中的生活呢,只是有些事情受形势所迫。就像尚子平的心愿还没有完成,我又哪能辞官归隐田园呢。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