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楞严大师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译文:

在锦官城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有一座寺庙,寺庙中有一间禅房,它就如同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静谧又超凡脱俗。 秋日里,寺中的水似乎也跟着收敛起来,那诵经的鼎仿佛在这寂静的氛围中默默低吟;寒霜降临,寺外的松树枝头低垂,好像在静静聆听着夜晚的讲经之声。 大师在寺中安住修行,日常过斋饭时,就连尘埃似乎都会落入他的钵盂之中,可见他生活的简朴与专注;当他入定结束起身时,那拄的竹杖上都已经生出了苔藓,这足以看出他入定时间之久。 我曾经聆听过大师讲解三摩地的深奥义理,自那之后,平日里就连做梦都会梦到寺庙破晓时分响起的钟声,仿佛那钟声一直萦绕在我心间,时刻提醒着我佛法的智慧与庄严。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