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尧夫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 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 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 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 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 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 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 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 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 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 岂徒要公醉,恐公遽乘轺。 借问何尔为,重公若琼瑶。 美质未省变,与人存久要。 既莫不可留,征衫遂飘飘。 鸣驺过升迁,群甿闹如蜩。 感公来二年,免我于无聊。 今公舍我去,何由借诸朝。 愿君富且贵,寿命等松乔。 直似先令公,巍巍佐唐尧。 涕泪逐公行,不惮公更遥。 公诚上下通,和如奏笙箫。 所以得如此,人情不相辽。 嗟同缪与公,一时赴弓招。 于今二十年,不见有所超。 前日荷君相,与印垂之腰。 使归守山郡,藏伏甘寂寥。 闻公将治行,乃心日夜摇。 恨不能送公,俯首类酸痟。 徒为送公诗,有如草虫喓。 强勉写之去,忧来立危谯。

译文:

城里街巷中人群纷沓,百姓们半夜就起身了。 大家相互簇拥着等候在府衙门口,生怕错过这一早晨。 都说要前来为范公送行,车马都聚集到了城北桥边。 桥边有座脂辖亭,大尹在这里设宴相邀。 歌乐声中盛大的宴会举行,官员们穿着整齐的服饰相聚一堂。 四座宾客开始饮酒,大家彼此相望,黯然销魂。 亭前有杨柳树,秋风中枝条渐稀。 折下柳枝送给范公,不要嫌弃这带着霜的叶子已凋零。 节令虽已到晚秋,但此时的情谊比春天更加深厚。 大家轮番起身劝范公饮酒,呼唤着歌女们。 哪里只是想让范公喝醉,是怕您匆忙登车离去。 想问大家为何这样做,是因为敬重您如同珍惜美玉。 您美好的品质从未改变,与人交往坚守旧约。 既然留不住您,您的征衫随风飘动。 侍从们的吆喝声中您经过升迁桥,百姓们像蝉鸣般喧闹。 感激您来到这里两年,让我们摆脱了无所依靠的境地。 如今您要离我们而去,怎么能向朝廷把您借留下来呢。 愿您富贵双全,寿命像赤松子和王子乔一样长久。 就像当年的裴令公,威风凛凛地辅佐圣明君主。 我们的泪水追随着您前行,不怕您越走越远。 您确实能上下通达,和谐得如同吹奏笙箫。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送别场景,是因为您和百姓的情谊不疏远。 可叹我文同与您一同应召为官。 到如今已过了二十年,我却没什么成就。 前些日子承蒙您的关照,给我官印让我任职。 让我回去镇守山郡,我甘愿在寂寥中隐居。 听说您要出发远行,我的心日夜不宁。 遗憾不能亲自为您送行,低下头来满心酸涩。 只能写下这首送您的诗,就像草虫的低鸣。 勉强写完送您离去,忧愁袭来我伫立在高楼上。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