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三首 其一

恻恻抱伊鬰,试此登嶕峣。 阴风吹繁云,黯黯蒙泰霄。 关河眇无际,节物何萧萧。 过雁安所之,惊哀翻泬寥。 幽怀漭如失,随此群草凋。 嗟予生胡为,迹玷明盛朝。 服职讵云补,赧然缀群寮。 感此四序迁,一昏复一朝。 寒霜入两鬓,渐积不肯消。 良辰乖所遇,慨叹心魂飘。 贱禀迂且介,于时信无庸。 欲适阂所之,此道当何从。 富贵谅非有,僻陋知可容。 岂不愧上恩,耗此釜与钟。 昨归得此州,满眼皆乱峰。 事物固琐碎,敢兹任顽慵。 报国祇自明,惟神谍其胸。

译文:

我心中满是忧郁和烦闷,于是登上那高耸的山峰。冷风呼呼地吹着,厚重的乌云在天空翻滚,阴沉沉地笼罩着整个天际。 眼前的关隘和河流一眼望不到边际,时节更迭,万物显得那么萧条冷落。飞过的大雁啊,你们要飞向何方呢?它们那惊恐哀伤的叫声在空旷寂寥的天空回荡。 我内心的幽思茫然若失,仿佛随着这遍地的衰草一同凋零。唉,我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活呢?我的行迹竟然玷污了这清明昌盛的时代。 我担任官职,又哪里谈得上对国家有什么补益呢?羞愧地混杂在众多官员之中。感慨着四季不断更替,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 寒霜般的白发爬上了我的双鬓,而且越来越多,怎么也消不掉。美好的时光总是与我擦肩而过,我不禁发出深深的慨叹,心魂都好像飘起来了。 我生来禀性迂腐又耿介,在这个时代确实没什么用处。想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处处受阻,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才好。 富贵显然与我无缘,不过身处这僻远之地,想来还能容得下我。可这样又怎能不有愧于皇上的恩泽呢?白白地耗费着国家的俸禄。 前些日子来到这个州,满眼看到的都是杂乱的山峰。这里的事物本来就琐碎繁杂,我又怎敢在这里偷懒懈怠呢。 我报国的心意自己最为明白,只能希望神明能知晓我的胸怀。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