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三首 其二

少小事编简,渊源极沿洄。 不自测其深,津涯信悠哉。 既长务修省,日以德义培。 一篑敢中画,期之至崔嵬。 振缨仕明庭,鸳鹭忝游陪。 蹇修无嗣者,谁可吾与媒。 吐艳落晚春,蔫然抱枯荄。 因人寔自耻,寂寞余敢哀。 何当清泠泉,襟裾濯氛埃。 故山有松菊,待赋归去来。

译文:

我年少的时候就致力于研读经史书籍,深入探寻学问的源头,在知识的长河中不断溯流而上、顺流而下地钻研。当时并不清楚自己所达到的学问深度,只觉得知识的边际是那么悠远漫长。 长大后,我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每天都用道德和正义来滋养自己。我怎么敢像堆土成山只缺一筐土就停止那样半途而废呢,我期望自己能积累到像高山一样的境界。 后来我戴上官帽,在圣明的朝廷中为官,惭愧地与朝中那些贤才们一同共事。可惜啊,身边没有像蹇修那样善于做媒的人,又有谁能为我牵线搭桥,让我实现抱负呢? 我就像在晚春时节才绽放艳丽花朵的植物,很快就凋谢了,只能抱着枯萎的草根。我靠别人的引荐才获得机会,这实在让我感到羞耻。我又怎么敢为自己的寂寞而悲哀呢? 什么时候我能来到清凉的泉水边,洗净我衣上沾染的尘世污浊。故乡的山上有松树和菊花,等着我回去写下《归去来兮辞》,回到那闲适的田园生活中啊。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