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司马悔桥

道书司马悔,福地在天台。 兹山秀盘古,亿载青崔嵬。 如何越中志,纪载殊未该。 浪云唐子微,曾过兹桥来。 奉诏悔轻出,欲勒俗驾回。 至今名字存,修梁架岩隈。 图谍已太戾,土俗尤疏哉。 以悔明兹桥,大字标板牌。 流传愈讹舛,云笈君试开。

译文:

道经中记载着司马悔这个地方,那片福泽之地就在天台山。 这座山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如此秀丽,历经亿万年依旧是青郁高峻的模样。 可为何《越中志》这部典籍里,相关的记载却如此不完备呢? 只是空说唐朝的司马子微(司马承祯),曾经路过这座桥。 说他奉了皇帝的诏书出山,却后悔轻易出山,想要勒住世俗的车马返回。 到如今这座桥的名字还留存着,长长的桥梁架在山岩的弯曲处。 那些图册记载已经与事实相差太远,当地的习俗传统也太粗疏了。 用“悔”来命名这座桥,还把这大字标在板牌之上。 这说法流传得越久就越错误荒谬,你不妨打开《云笈七签》等道书看看真实的记载。
关于作者
宋代无名氏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