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中条

荆山赴太华,百万如走驼。 嘴尾不相殊,前后翻海波。 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 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 中条从北来,亦愿依巍峨。 岂知队伍弱,只类马与驘。 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 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

译文:

荆山一路奔赴太华山,那连绵的山脉就像百万头奔跑的骆驼。这些山峰啊,它们的形态都差不多,难以区分哪是嘴哪是尾,前后涌动就如同大海里翻腾的波浪。 等它们到了太华山脚下,就像一群骆驼簇拥着蹲伏下来,仰起头排列有序。太华山的气势越发显得尊贵,仿佛伸出手就能向下抚摸这些簇拥在脚下的山峦。 中条山从北面逶迤而来,也希望能依托太华山的巍峨。却不知道自己这边的“队伍”实力太弱,就好像马和骡子比起来差了一大截。 中条山奔腾向前,气力都消耗殆尽,那些山峰就像一群疲惫的动物趴在黄河边饮水。喝完水后只能朝着南面望着太华山,山势虽然高耸,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