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二

徇速承王后,聪明复辟初。 恩波同海浸,刑网比天疏。 屡有搜贤诏,曾无谏猎书。 惟余封禅事,应恨缺蒲车。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下面为你将其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继承王位之后行事迅速果决,刚复辟的时候就展现出聪慧明达的特质。 皇帝的恩泽就如同大海浸润万物一般,遍布天下;刑罚的法网则像天空一样疏阔,不过分严苛。 他多次颁布搜求贤才的诏书,渴求能有贤才辅佐国家;而朝堂上也不再有像司马相如《谏猎书》那样进谏皇帝游玩打猎的奏疏,说明皇帝生活行事合宜。 只是可惜啊,唯有封禅泰山这件彰显帝王功绩的大事,没有来得及完成,就如同没有等到那迎接贤才的蒲车到来一样,这应该是他心中的遗憾吧。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