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文同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五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五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文同 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 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 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 译文: 在政治殿堂之上,仁宗皇帝常常向宰相大臣们咨询治国理政的良策;在御前讲席那里,他还会延揽才俊之士。 仁宗皇帝一生从不沉溺于安逸享乐,始终为国家和百姓过度地操心劳累。 如今他逝去,这通往仙境的归路如此遥远;而他留下的功绩与品德,就像那高台一般,历经万古依然崇高。 我这样的小臣没有资格跟随他一同前往,只能紧紧簇拥着,伤心地痛哭,任由胡须被泪水打湿。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