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鹙鸧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奊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译文:

子由在陈地困窘得如同孔子当年,就好像浅窄的港湾里横着一艘巨大的船。每天升堂讲书结束后,总是紧紧闭上双眼深深地埋下头。他才名极高但地位却很低,这种事自然会让别人为他感到羞愧。 不过这还是比那些貌似贤能的人强多了,那些人手里拿着翟羽和籥,跟着一群优伶(做些无意义的事)。子由就像一只高大的老鹤立在海上,懂得退避,不与那些鹙鸧之类的凡鸟同游。 他写文章哪里肯用千篇一律的手法,独自掌握着毫无瑕疵的神奇技巧。他所积蓄的才学从不为了自己谋取私利,就像蜜蜂忙碌地聚集花蜜一样默默积累。 有时候连续七天都没有生火做饭,身体虽然瘦弱但内心却十分坚强,从不屈服。 我在陵阳这个小地方做个小官,地位卑微又劳碌,骑在马前,空拿着旌旄,真是惭愧。我平生读书就像在遭受痛苦的折磨,年纪大了写文章却也能接近《离骚》的水平。 贫穷又低贱才是真正可耻的事,我想要鞭挞那些邪恶的人却没有一点办法。 怎么才能来到子由讲学的绛帐旁边,每天和那些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听从教诲呢?要知道追求道义本来就是让人快乐的事,别去问能得到多少功名。 君子追求道义,路途遥远也不会计较行程,死而后已才能成就真正的名声。千钧和一羽的差别不用去计较,只有女子和小人才会只看重轻重。
关于作者
宋代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