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主人久未至,雪云我为开吟天。 偷闲把酒罗脍鲤,鱼冻难趁烦鸣舷。 旋求野果向山市,僮仆觅路占平川。 恍然白玉为饮国,寒威醉思相翩翾。 顾盼万景来笔端,濡染欲写毫已坚。 初疑万国会盟散,断珪破璧盈枯田。 禽巢一一鹤上下,冰殿扫洒迎群仙。 又疑水官爱雪柳,故把众庶为飞绵。 我思江淮有流民,往往匍匐僵道边。 朱门意气与寒竞,上马酒面红欲燃。 天将景与富贵买,不知一费几万钱。 诗家把笔争造化,对此自恨才悭偏。 徘徊嗅嚼醉还醒,来往但见鞋履穿。 归来庭树玉花落,稚子狂走皆华颠。 拥炉搔首有余意,喜与麰麦为丰年。 夜阑更欲和月看,坐久讽诵琼瑶篇。 调高白雪古难和,思短强被诗魔牵。 卒章我欲涕泪下,连茹固已知君贤。
次韵和酬真长对雪之作
译文:
西湖的主人许久都没来了,这漫天的雪云像是专门为我打开了吟诗的好天地。
我忙里偷闲端起酒杯,还想张罗着吃鲤鱼脍,可鱼儿被冻住难以捕捞,只能麻烦船家敲击船舷来驱赶。
我赶忙派人到山间集市去寻找野果,僮仆们在平坦的原野上探寻着道路。
眼前仿佛进入了一个用白玉打造的饮酒国度,寒冷的威力和醉意相互交织,让我飘飘然。
环顾四周,万千景色都涌上笔端,可刚要提笔书写,毛笔却因寒冷被冻得僵硬。
一开始,我怀疑是万国举行会盟结束了,那破碎的玉珪、断残的璧玉堆满了荒芜的田地。
鸟儿的巢穴里,仙鹤在上下飞舞,那结着冰的宫殿像是清扫干净在迎接一群仙人。
又怀疑是水官喜爱雪柳,所以把众多水汽化作了漫天飞舞的棉絮。
我想到江淮地区有许多流民,他们常常在路边艰难地爬行,最后冻僵在那里。
而富贵人家的子弟们意气风发,与寒冷对抗,骑上马时,酒意让他们的脸涨得通红。
上天似乎把这美景都卖给了富贵人家,却不知这花费了几万钱财。
诗人们拿起笔想要描绘这造化之景,面对此景,我自恨才华浅薄又有限。
我在雪中徘徊,嗅着雪的气息,时而沉醉时而清醒,来来去去只看到自己的鞋都磨破了。
回到家中,庭院树上的雪像玉花般飘落,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着,头发上都沾满了雪花,像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靠着炉火,挠着头,心中思绪万千,欣慰这雪能让麦子迎来丰收年。
夜深了,我还想伴着月色再看看这雪景,坐了很久,反复诵读着你那如美玉般的诗篇。
你的诗格调高雅如《白雪》古曲,自古以来就难以和唱,我才思短浅,却被诗魔牵引着尝试回应。
写到结尾,我忍不住想要落泪,我一直都知道你是如此贤能。
关于作者
宋代 • 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