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刘卿材见寄之什

风波一相失,倒指岁月耗。 交情见千里,文字每教告。 胸中饱耘锄,勉我获以道。 踟蹰竹帛间,相期古人到。 十年走尘土,心不勇于躁。 迺知镌磨益,不必砚席好。 君屈百里官,卓趋而鲁蹈。 不使鞭朴教,人情自倾倒。 讼稀禾黍登,醺若饮醇醪。 使者席未暖,姓名达珪瑁。 麒麟踊跃起,志远无近报。 粪土龊龊者,锱铢较称号。 青冥脚可插,泥途迹将扫。 宁知西山民,归车恐君膏。 我行省版舆,假途期问劳。 理声如壁邻,叹息不可造。 遥知诗书宰,优游漆园傲。 极目西飞云,徒使瞳子眊。 敢期枉佳作,绸缪肺襟奥。 大句驱老意,木古风雨暴。 惊味无厌已,败者豆笾犒。 我辄牵勉和,徒手大阿冒。 酌酒持君诗,吟哦舌根燥。

译文:

我们因为世事风波而相互失散,屈指算来岁月已经消磨了不少时光。 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的交情却始终深厚,还常常通过文字相互交流、劝诫。 你胸中有如饱经耕耘的田地,用正道来勉励我有所收获。 我们在史册书卷中徘徊思考,相互期许能达到古代贤人的境界。 这十年来我奔走在尘世之中,内心却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 我这才知道,相互切磋磨砺的益处,并不一定非要朝夕相处在一张书桌旁。 你屈居在一个小地方做官,行事稳健而有原则。 不用严厉的刑罚来治理百姓,人们却自然心悦诚服。 诉讼案件稀少,庄稼也获得丰收,你就像喝了醇厚的美酒一样陶醉。 朝廷的使者还没坐热座位,你的美名就已经传到了显贵那里。 你如同麒麟一般即将腾飞而起,志向远大所以不会马上得到回报。 那些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的人,在官职称号上锱铢必较,实在如同粪土一般。 你有能力直上青天,那些在泥沼中挣扎的痕迹也将被一扫而空。 可谁能想到西山的百姓,都担心你会乘车离去。 我要去看望我的父母,本想借路过的机会去问候你。 可听闻你的政绩就像近在咫尺的邻居一样熟悉,却只能叹息无法见到你。 我能想象到你这个精通诗书的地方官,悠闲自在如同庄子一般洒脱。 我极目眺望西边飘飞的云朵,只看得眼睛都模糊了。 真没想到你能寄来佳作,这诗篇深入我内心深处。 你那大气磅礴的诗句赶走了我的衰老之意,就像古老的树木在狂风暴雨中挺立。 我反复品味,百读不厌,就像享用祭祀的美食一样满足。 我勉强着回应你的诗作,就像空手去挑战锋利的宝剑。 我一边喝着酒,一边吟诵你的诗,读到舌根都干渴了。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