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亭闲坐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余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译文:

我常把荆门的亭子门白天就关上,其实不必非要隐居到那幽深的云山之中。 我哪敢追求那种孤高绝俗的生活呀,只是自己能够收敛内心的欲望。 小径上长满了新生的小草,高大的树林里鸟儿的啼鸣声也有了变化。 我翻开书卷,品味着书中的新鲜意趣;拨弄琴弦,感叹着那袅袅余音。 幸好有粗粮可以让我吃饱,我独自拿着一瓢酒自斟自饮。 颜回虽然品德高尚卓越,但如果不是像这样的生活,又有谁会去追寻呢? 那些身着华丽官服、佩戴紫色艾草,身挂重重官印的人, 他们被信使带来的事务弄得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怎会没有勤苦的侵扰呢? 他们的冠服被尘世的尘埃染黑,衣襟被霜露打湿。 他们卑躬屈膝的样子由来已久,我只能微微低下头独自吟诗。 这哪里只是我才智笨拙呀,实在是我难以承担那样的重任。 我暂且在这里享受这快乐,哪里还会在意那高耸的玉山呢。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