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皇富佳树,柑实掩群众。 磊落骊珠圆,参差金壶重。 剖丹琼瑶碎,蓄润霜雪冻。 封苞万里险,照耀高堂供。 忆昔伯禹籍,苍茫阙斯贡。 及乎骚人赋,流落遗尔颂。 反登橘柚辈,海物随错综。 图谍迷万世,不平竟谁讼。 颇疑古未有,彼故得豪縦。 溟海通蓬莱,近由仙者种。 又疑美过绝,谗口斥不用。 寂寥三王时,此理弥可痛。 安得举其族,北迁越岩洞。 岁比万户封,蠲烦与人共。
温柑
译文:
大自然孕育了众多美好的树木,而柑树的果实堪称出类拔萃,超越了其他果树。
那柑果圆润可爱,好似光彩夺目的骊珠般晶莹剔透;它们一个个沉甸甸的,就像造型各异的金壶。剥开那红彤彤的外皮,柑肉如同琼瑶美玉被击碎了一般,汁水饱满,润泽的果肉仿佛是被霜雪冻结过一样,清冽又纯净。
柑果被精心包裹起来,历经万里的艰难险阻,最终被送到高堂之上,成为供人欣赏和品尝的佳品。
回忆往昔,大禹治水后登记各地贡物,这等佳果却未能在贡物之列。到了那些诗人墨客创作辞赋之时,也没有对柑果进行赞颂。反倒是将它与普通的橘柚归为一类,和其他海产杂物混在一起。有关的图谱典籍让后人困惑了千万年,这其中的不公平又能向谁诉说呢?
我很怀疑在古代或许根本就没有柑树,所以其他水果才得以肆意称霸。又或许它是从溟海那边通蓬莱仙岛的地方,由仙人栽种后流传过来的。
也有可能是柑果太过美味出众,遭到了小人的谗言诋毁,所以不被重视。在夏、商、周三代,这种被埋没的情况就已经存在,想想真是令人痛心。
怎样才能让所有的柑树都得到重视呢?要是能把它们都向北移栽,越过那重重岩洞。让它们像万户侯一样年年有所收获,消除人们的烦忧,与众人一同分享这份美味就好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