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屯兵盛,渔阳突骑精。 弃捐看异域,感激问苍生。 尚识榆关路,仍存汉郡名。 可怜成反拒,未见请横行。 先帝曾亲伐,斯人昔徯征。 大功危一跌,遗恨似平城。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 权宜缓中国,苟且就升平。 名号于今错,恩威自此轻。 奈何卑圣主,岂不负宗祊。 事有违经合,功难与浴评。 复雠宜百世,刷耻望诸卿。 封畛唐虞旧,氛祲渤碣清。 遗黎出涂炭,故老见簪缨。 寒谷青阳及,幽都日月眀。 此怀如万一,高揖谢纵横。
题幽州图
译文:
《题幽州图》一般作《题幽州图卷》 。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代北地区屯驻着众多的军队,渔阳的突击骑兵更是精锐无比。大好的国土被舍弃给了异域,心中感慨激愤,不禁为天下百姓的命运担忧。
我还能辨认出通往榆关的道路,这里依旧留存着汉朝郡县的名称。可惜啊,原本应该收复的土地却被放弃抵抗,也没见到有人请命去奋勇杀敌、横扫敌军。
先帝曾经亲自率军征伐,那时百姓们都殷切盼望出征的军队能收复失地。一场大功几乎就要告成,却因为一次失误而功败垂成,留下的遗憾就像当年汉高祖在平城遭遇的困境一样。
过去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后来就有了用玉帛等财物换来的和平盟约。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暂时缓解了中原的危机,以一种苟且的方式换来了表面的太平。
如今名分和称号都混乱不堪,朝廷的恩威从此也变得轻贱起来。怎么能让圣明的君主受此屈辱呢,这难道不是辜负了祖宗的期望吗?
有些事情看似违背了常规,但也有其合理之处,功绩的评判很难一概而论。复仇的事情应该延续百世,洗刷耻辱就指望诸位大臣了。
让这疆土恢复到唐尧虞舜时代的旧貌,让渤海和碣石一带的战乱阴霾彻底清除。让沦陷区的百姓脱离水深火热的困境,让当地的老者能看到国家的繁荣、官员的风采。
让寒冷的山谷迎来温暖的春天,让幽都之地重见光明。如果我的这些想法能有万分之一得以实现,那我就拱手作揖,告别这纷扰的世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