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兴宗惠草虫扇

吴僧画团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蝥,大者才阜螽。 枯枝拥寒蜩,黄蘃粘飞蜂。 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徒观飞动姿,莫睹笔墨踪。 儿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箱中。 乃知艺无小,意精神可通。 不与误图蝇,能惑紫髯翁。 子猷状蝉雀,藏宝传江东。 不知古何如,此画今为雄。 人墓木已拱,其徒颇能工。 旧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为赐,物薄意何隆。 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 常如对君子,穆穆来清风。

译文:

有位来自吴地的僧人画了把团扇,在上面精心点缀画出微小的虫子。 那画面上的虫儿,就连秋天鸟兽毫毛般细微的地方都清晰呈现,仿佛独自窃取了天地造物的神奇之功。 小的有蜘蛛之类,大的也不过像蚱蜢一般。 干枯的树枝上趴着寒蝉,黄色的花蕊上粘着飞蜂。 这些虫儿灵动鲜活,好似真有了生命,在画面上上下下相互追逐。 只看到它们飞舞灵动的姿态,却看不到笔墨勾勒的痕迹。 孩子们拿来真正的虫子仔细比对,竟没有一处不一样。 大家都担心画中的虫子会突然跳走,赶紧把扇子取来藏进箱子里。 由此可知技艺不论大小,只要创作者心意专注,精神就能与作品相通。 不像从前有人误把画的苍蝇当作真的,迷惑了紫髯的孙权。 王徽之画蝉雀之图,珍贵得在江东地区代代相传。 不知道古时候的画作究竟如何,单看这把扇子上的画,在如今堪称一绝。 创作这类画作的前人早已去世,墓旁树木的枝干都已粗得两手合围,不过他的徒弟们倒也颇有画工。 虽然旧有的技法只留存了百分之一,但也足以超越平庸之作。 友人有幸把这把扇子赏赐给我,礼物虽不算贵重,情谊却格外深厚。 我把玩这扇子,一刻也舍不得放下,心中满是无尽的喜爱。 它常常让我感觉就像面对一位君子,有和穆的清风扑面而来。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