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少连善降志,无恤能忍诟。 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 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 于焉忘荣枯,终日醉醇酎。 攻愁若攻敌,避喧如避寇。 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

译文:

古代的少连善于降低自己的志向,赵无恤能够忍受别人的诟骂。如今这座名为“耐辱”的亭子,是我的三舅聂著作建造起来的。 坐在亭中,酒杯前是清澈的湘江水,座位下是秀丽的湘山景色。在这里能够让人忘却世间的荣华与枯萎,整日沉醉在美酒之中。 以这种方式排解忧愁就如同攻打敌人一样,避开喧嚣就好像躲避贼寇。人在困境中经历久了,道理自然会通畅,建造这亭子可不只是为了保证自己没有灾祸啊。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