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皇家骏命承苍穹,烝民之杰生维嵩。 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阶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华戎。 人情谁不乐将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北平饮乳尚怀印,千秋乘车犹入宫。 唯公致政年甫至,耳目明利志气充。 幡然脱去万锺禄,羽仪高远如翔鸿。 灵台不复絓尘务,至德恬淡含黄中。 英华纯粹积不发,事业转为文字工。 大篇短韵间金石,远追吉甫流清风。 刻雕众物非用意,默与元化参神功。 应刘鲍谢事奇巧,细琐岂足夸才雄。 祼圭夷玉清庙器,肯与环玦争玲珑。 绛帐生徒东阁客,微官拘絷如樊笼。 言诗何敢望商赐,幸得诵咏袪童蒙。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通。 千金之产不可易,子孙宝蓄传无穷。

译文:

大宋皇室秉承着上天授予的美好使命,而杰出的人才就像从嵩山诞生一般不断涌现。圣贤们相遇合作,就如同符契相合一样默契,轻易地就让天下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朝廷的三公之位安稳清平,国家的政权如同九鼎一般稳固,您只需轻松地指挥、拱手示意,就能让华夏和戎狄都安定下来。 在这世间,谁不向往成为将相呢?很多人往往到了头发花白,还忘记了自己身体的衰老与疲惫,一心追逐着功名。就像西汉的北平侯张苍,年老靠喝人乳还想着身佩官印;东汉的千秋,年老乘车还要入朝参政。 而您呢,刚刚到了可以辞官的年纪,耳聪目明,志气充沛。却毅然决然地辞去了万钟的俸禄,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鹄,姿态高远。您的内心不再被尘世的事务牵绊,高尚的品德淡泊宁静,蕴含着中和之道。 您身上积聚的才华和美德纯粹而深厚,没有在功名利禄中耗尽,反而转化为精妙的文字。您创作的长篇诗歌和短小的韵文,如同金石之声般铿锵有力,能远远地追及周朝贤臣尹吉甫的风范,流布出清新的文风。您刻画描绘世间万物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默默地与自然的变化融合,参透了其中的神奇功效。 像应玚、刘桢、鲍照、谢灵运这些人,虽然诗歌创作讲究奇巧,但那些细枝末节的技巧,哪里值得夸耀自己的才学出众呢?您的作品就如同用于祭祀的祼圭和夷玉那样,是宗庙中的珍贵器物,怎么会和那些玉环玉佩去争抢小巧玲珑之美呢? 我就像您帐下的学生、东阁的宾客一样,虽然只是个小官,被官职束缚,如同被困在樊笼之中。我哪里敢奢望像子夏、子贡那样擅长谈论诗歌呢?有幸能够诵读您的诗作,让我摆脱了蒙昧无知。 我这昏花的病眼,自己并不怜惜,怀着恭敬之心,洗手后认真地抄写了一遍您的诗作。这一卷诗即使用千金的家产来换我也不会答应,我要让子孙后代好好珍藏,永远流传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