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一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荐神归愽洽,鸣玉称雍容。 贰负累囚象,尸臣古瑑踪。 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 您在藏书丰富的石室中精心编纂书籍,在金华殿的讲席上地位尊崇、备受敬重。您向神灵荐享时展现出学识的渊博精深,身佩鸣玉时尽显举止的雍容大度。 可如今,像贰负那样的恶人使您遭累受囚(这里“贰负累囚象”可能暗示有奸邪之人让您蒙冤等复杂情况),就如同古代铭刻在器物上关于尸臣的踪迹那样成为过往。 如今,您这样的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人已经离世了,以后朝廷若有需要咨询访求意见,又能去问谁呢?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