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 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

洛阳富文彩,峭拔四子流。 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 擢第在芸阁,言事触冕旒。 左降宰百里,道胜心无忧。 才高耻吏役,放荡不检修。 起应贤良科,下笔不见休。 青宫尚淹恤,赤县且优游。 轻财粪土贱,高义云天浮。 悬磬任贫窭,盈樽长献酬。 知己彼何人,凤阁与鼇头。 推挽终不起,壮志将焉收。 晚年圯桥役,关市良可羞。 忽然为异物,寒草封一丘。 孀嫠应冻饿,交友谁寻求。 遗孙方稚齿,爽秀已遒遒。 皇天若有凭,必使光贻谋。

译文:

洛阳这个地方人才辈出,文风昌盛,颍公文采出众,品格峻拔,可与当时的杰出文人相媲美。他提笔作文就如同进入了热闹的赛场,言辞气势能直冲天上的斗宿和牛宿。 他科举考中后进入秘书省任职,因直言进谏而触犯了皇帝。被贬为县令去治理一方,可他秉持道义,内心毫无忧虑。他才华出众,耻于做那些繁琐的吏役之事,生活放荡不羁,也不注重自身的检点约束。 后来他参加贤良方正科的考试,下笔滔滔不绝。虽然长期在太子东宫任职却未得重用,在洛阳县也只是悠闲度日。他轻视钱财,视其如粪土,高尚的道义却如同在云天之上飘浮。家中贫困得像悬挂的石磬一样空荡,可他依旧经常满杯美酒与友人相互敬酒。 他的知己是哪些人呢?是那些在中书省和科举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他们多次推荐他,可他始终没有得到升迁,那远大的志向又该如何实现呢? 到了晚年,他去做了类似圯桥下给人服役的卑微之事,在关卡集市谋求生计,实在是令人感到羞愧。忽然间他就离世了,一抔寒草覆盖着他的坟墓。 他的妻子大概正在受冻挨饿,又有哪个朋友会去关心寻找她们呢?他留下的孙子还年幼,却已经聪明俊秀,充满了灵气。如果上天有灵,一定会让他的子孙光大他的遗愿和谋略。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