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绝诗 垂藤盖

古藤何樛蟠,低荫庶子泉。 童童若青盖,挂在绝壁前。 月穿波影碎,露滴岸声圆。 晓笼使君醉,夜覆溪僧禅。 昔之好事者,为作出偶然。 人亡藤已朽,犹得声名传。 我欲移青松,植向泉眼边。 既图岁月久,复取节操全。 所为亦一时,所期或千年。 庶吾不朽名,长与偃盖悬。

译文:

古老的藤蔓是多么地弯曲缠绕啊,它低垂下来,为庶子泉投下一片阴凉。那茂密的枝叶如同青色的车盖,悬挂在陡峭的绝壁前面。 月光穿过水面,波光的影子破碎凌乱;露珠滴落岸边,声音圆润动听。清晨,它笼罩着使君沉醉的身影;夜晚,它覆盖着溪边僧人坐禅的地方。 从前那些喜爱奇景的人,发现并记录下这样的景象只是偶然。如今人已经逝去,藤蔓也已经腐朽,可它仍然留下了声名在世间流传。 我想要移栽一棵青松,把它种植在泉眼的旁边。既希望它能长久地生长,经历岁月的考验,又看重它有着坚贞的节操。 我做这件事或许也只是一时之举,但所期望的是它能历经千年而不倒。但愿我这不朽的名声,能长久地与那如伞盖般的青松一同流传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