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冷淘

经年厌粱肉,颇觉道气浑。 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飧。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 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 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 俸面新且细,溲摄如玉墩。 随刀落银镂,煮投寒泉盆。 杂此青青色,芳草敌兰荪。 一举无孑遗,空媿越盌存。 解衣露其腹,稚子为我扪。 饱惭广文郑,饥谢鲁山元。 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 谬因事笔砚,名通金马门。 官供政事食,久直紫微垣。 谁言谪滁上,吾族饱且温。 既无甘旨庆,焉用品味繁。 子美重槐叶,直欲献至尊。 起予有遗韵,甫也可与言。

译文:

多年来我吃腻了精美的肉食,感觉自己的精气神都有些浑浊了。 正月里我开始奉行斋戒,吩咐厨房只做素食。 淮南这个地方气候暖和,甘菊在篱笆根下生长。 它的长芽破土而出,吸吮着泥土的膏泽,小叶在初升的阳光下摇曳。 我采摘了一把又一把甘菊,洗净上面清晨的露珠痕迹。 新领的俸禄换来的面粉又新鲜又细腻,揉好的面团像玉墩一样。 面条随着刀的起落,像银色的丝线落下,煮好后投进盛着寒泉的盆里。 把那青青的甘菊掺杂在面条中,它的清香可比得上兰荪香草。 我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了,只惭愧地留下一只空碗。 我解开衣服露出肚子,小孩子为我轻轻抚摸。 吃得饱饱的,我愧对像郑虔那样清苦的广文先生;曾经饥饿时,我感激像元结那样关心百姓的鲁山令。 何况我本是乡野之人,平日里靠吃野菜过活。 只是因为舞文弄墨,我的名字才传到了朝廷。 我享受着官府提供的政事餐,长时间在宫廷任职。 谁说我被贬到滁州,我们一家人却能吃得饱穿得暖。 既然没有美味佳肴来庆贺,又何必讲究食物的繁多口味呢。 杜甫看重槐叶冷淘,甚至想把它献给皇上。 他留下的诗韵给了我启发,我觉得可以和杜甫畅快交谈。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