赁宅

老病形容日日衰,十年赁宅住京师。 阁栖凤鸟容三入,巢宿鹪鹩欠一枝。 壁挂图书多不久,砌栽芦苇亦频移。 人生荣贱须知分,会买茅庵映槿篱。

译文:

我年老体弱,身体状况和容貌一天比一天差。十年来,我都在京城租房子居住。 这住所本应是能让凤凰栖息的高雅之处,可我也只是勉强三次得以进入这里居住罢了。我就像那鹪鹩鸟一样,连个能筑巢的树枝都还没找到安稳的呢。 墙上挂着的那些图书,往往不能长久地摆放。台阶旁栽种的芦苇,也频繁地被移栽。 人生的荣华与贫贱都是有定数的,应该清楚自己的本分。我想着,日后等有机会了,买一座茅草屋,让它掩映在木槿编成的篱笆之中,过简单平静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