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十八韵

极望似江沱,漫漫起素波。 两池泉不竭,万古利还多。 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收时车并载,种处地先磨。 碎颗珠凌乱,干声玉切瑳。 岸平开雪苑,渠渗坼银河。 众鹄齐翔舞,群羊自寝讹。 本源皆潟卤,异端亦咸鹾。 沫讶浮鸥鹭,津堪渍蚌螺。 煮劳轻渤澥,煎苦笑牂牁。 雨打重归水,庵盛更覆蓑。 盬风吹作片,烈日晒成垛。 海末知难及,蕃青的不过。 惠人餐罔阙,均□赋无颇。 涿鹿城虽近,蚩尤血若何。 有时红烂漫,是处白嵯峨。 润下终资国,灵长任酌蠡。 江梅须待我,金鼎始能和。

译文:

极目望去,盐池就如同江河一般,茫茫水面涌起白色的波浪。 这东西两池的泉水永不枯竭,从古至今,产出的盐带来的利益可多了去啦。 盐场的官吏负责上缴每年规定的盐额,盐田的丁夫则要按月完成产盐的任务。 收获盐的时候,一辆辆车并排装载着盐;播种盐种(引盐水结晶成盐的操作)之前,得先把盐田的地磨平。 那盐碎小的颗粒就像凌乱的珍珠,干燥的盐相互碰撞发出像玉石相击的清脆声响。 盐池岸边开阔,就像一个冰雪的世界;水渠里渗透着盐水,仿佛裂开的银河。 众多的天鹅在盐池上一齐飞翔起舞,成群的羊儿自在地躺卧。 盐池的本源都是盐碱地,其他地方产出的盐和这里的比起来也是各有咸淡。 盐池表面的泡沫让人惊讶,就像漂浮着的鸥鹭;盐池的水足以浸泡蚌螺。 这里煮盐的劳作可比渤海煮盐轻松多了,和牂牁地区煎盐相比更是让人觉得那些地方的辛苦不值得一提。 要是被雨一打,盐又重新化为了水,所以要用庵棚盛盐,上面还得再盖上蓑衣。 盐池的风把盐吹成一片片的,烈日把盐晒成了一个个垛子。 海边产的盐难以比得上这里,吐蕃的青盐也肯定比不上。 这些盐惠及百姓,让大家吃饭时盐不会短缺;平均征收盐税,没有偏差。 虽然涿鹿城离这里很近,可传说中蚩尤的血又能怎样呢。 盐池有时会呈现出一片红烂漫的景象,到处都是洁白高耸的盐堆。 盐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最终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它的作用巨大,任人去衡量。 江梅啊,得等我来,这盐才能在金鼎中调出最美的滋味。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