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译文:

盛夏六月十八的夜晚,已是大暑时节。老柳树上,蝉儿嘶鸣喧闹,那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在宣泄着夏日的燥热。荒废的庭院里,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飘忽不定地四处游走,给这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灵动。 此时,人们正苦苦地忍受着酷暑的煎熬,满心都是对炎热的抱怨。然而,自然界的万物似乎已经察觉到了秋天即将到来的气息,早早地有了换季的征兆。 我在月光下,将双手浸入清凉的水中,感受着那丝丝凉意,试图驱散身上的暑气。微风轻轻拂过,我梳理着自己斑白的头发,岁月的痕迹在这一梳一理间显得格外清晰。 可真让人难以理解啊,在这夜半时分,居然还有人穿戴整齐、束紧衣带,去拜见那些达官显贵。他们不顾这炎热的夏夜,汲汲于功名利禄。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