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新铸鬴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裁筩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鬴斛成。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 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译文:

长久以来精心研究用竹管和黍粒来确定度量衡标准,更何况现在新铸造的鬴斛也已经完成了。 哪里是要在细微的差别上争论口舌呢,原本的期望是能让社会回归淳朴古风,改变当下的人情世态。 既然说乐律和现在太府寺的尺是相符合的,只是担心所谓的高雅音乐变得像郑国的靡靡之音一样。 如果想要让世上的人都心服口服,那就如同让凤凰再次降临颍川城那样难啊。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