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岩

马烦箠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山僧迎门笑相揖,为立场祖师存德迹。 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 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 境称尚绝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 千峰不改岁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 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 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

译文:

马儿疲惫,需要不断地用马鞭抽打,车轮滚滚疾驰,一年到头都在尘世中奔波劳累,忙忙碌碌。 突然听闻在那深山之中有一座灵岩寺,于是沿着清澈的溪流转弯,进入了幽深的山谷。 刚走到山口的时候,恍惚间觉得这是个宛如仙境的洞天福地。深入其中,往上一走,却发现眼前是一片平坦的田地。 层层叠叠的亭台殿宇隐藏在树林之中,四周的石壁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山中的僧人在门口笑着相迎,拱手行礼,还讲述起灵岩寺开山祖师留存的德行事迹。 屈指一算,祖师的时代距今已经八百年了,甚至还在从西方而来的达摩祖师之前。 仙鹤在这如黄金般珍贵的佛地鸣叫、栖息,祖师的锡杖曾在这里涌出清凉的泉水。 这灵岩寺的景致堪称一绝,闻名天下,就连天台山的石桥胜景与之相比也要稍逊一筹。 众多山峰历经岁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依旧不改其挺拔的姿态,最让人怜爱的是秋天月夜下的那一汪清泉。 我半辈子在外求学游历,颇为艰辛,如今只想在这空旷的深山之中安度余生。 我也知道方丈在禅房里安心修行,他定会微笑着看着我们这些在尘世中四处奔波、忙碌不停的人吧。
关于作者
宋代鲜于侁

鲜于侁(一○一九~一○八七),字子骏,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庆历中迁秘书丞、通判绵州。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副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右谏议大夫(《宋史》本传作左谏议大夫),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元祐二年卒,年六十九。有文集二十卷、《刀笔集》三卷等,均佚。事见《淮海集》卷三六《鲜于子骏行状》,《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五十八首,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