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与诸同僚登钟山望牛首

清明天气和,江南春色浓。 风物正繁富,邦人竞游从。 官曹幸多暇,交朋偶相逢。 并驱出东郊,乘兴游北钟。 陟险不蜡屐,扶危靡搘筇。 上登道林祠,俯观辟支峰。 辞山次阡陌,长江绕提封。 萧条旧井邑,茂盛新杉松。 揽物思浩浩,怀古心颙颙。 念昔全盛时,兹山众之宗。 天门对双阙,霸业基盘龙。 六朝递兴废,百代居要冲。 人情屡改易,世事纷交攻。 当时佳丽地,一旦空遗踪。 惟有出岫云,古今无变容。

译文:

在清明时节,天气暖和宜人,江南大地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春色。 此时的风景和物产丰富多样,当地的百姓都竞相出门游玩。 我在官府任职,幸好这段时间比较闲暇,偶然间与朋友们相遇。 于是大家一同驱马出了东郊,兴致勃勃地前往北钟山游览。 我们攀登险峻的山路,都没穿带蜡的木屐;在危险的地方行走,也没用拐杖支撑。 一路登上道林祠,向下俯瞰辟支峰的美景。 离开山峦,漫步在田间小道上,长江环绕着这一片疆土。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一片萧条,而新种的杉树和松树却生长得十分茂盛。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思绪万千,缅怀古人的心情愈发虔诚。 遥想当年这里处于全盛时期,这座山是众人尊崇的对象。 它与天门山相对,犹如皇宫前的双阙,当年的霸业就像盘绕的龙一样以此为根基。 六朝在这里相继兴起又衰败,百代以来这里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人们的情感和喜好多次改变,世间的事情也纷繁复杂地相互冲击。 曾经那美丽繁华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空空的遗迹。 只有那从山峦中飘出的云朵,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模样。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