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 其二

天涯人未归,飘然江海上。 客心蓬任风,归路萍随浪。 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谤。 著书见穷愁,倚门知肮脏。 皇皇干名禄,戚戚足羞让。 岂特为身谋,所怀慰亲望。 昔人在困踬,宁复论得丧。 吾徒抱道义,岂不保趣向。 勉希一箪贤,无慕千乘相。 卷舒各有时,出处当自谅。

译文:

在这遥远的天涯,友人还未归来,依旧飘飘然地在江海之上漂泊。 游子的心境就像那蓬草,只能任凭风儿吹向何处;回家的路途如同浮萍,只能随着波浪起伏前行。 在这仕途的青云之路上,很少能遇到真正的知己;而在光天化日之下,却常常遭受他人的诽谤。 像古人一样,在穷困愁苦中著书立说,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靠着家门时,心中坚守着刚直不阿的品性。 那些急切地追求功名俸禄的人,他们那患得患失的样子实在让人觉得羞愧。 我这样做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谋划,心中所怀的是为了慰藉亲人的期望。 从前的贤人们在遭遇困境时,哪里还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呢? 我们这些人怀抱道义,又怎能不坚守自己的志趣和方向呢? 要努力去效仿那些安于一箪食生活的贤人,而不要去羡慕那些拥有千乘之尊的宰相。 人生的舒展和蜷缩各有合适的时机,是出仕为官还是隐居山林,应当自己能够理解和体谅自己。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