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倅幕诸君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 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 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菑,坐合苦忧惙。 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寖融结。 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 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𫈵。 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𫗣。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 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 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 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绁。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 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 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窜巢穴。 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 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 水旱或禜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 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 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 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 儒雅资缘饰,吏治頼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 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 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译文:

向北走出都城的大门,寒冷的郊野覆盖着初降的雪花。我瞻仰着汉代的三位公卿的庙宇,这庄严的祠庙供奉着他们遗留的功业。 府公的车驾还未开始巡视春光,就首先来到这里进献祭品。回想起去年冬天阳气过盛,时常刮着的风也缺少寒冷的劲头。地方长官怜惜庄稼遭受干旱之灾,整日忧愁烦闷。于是派遣官吏前往神庙,诚心诚意地焚香祈祷。 神奇的感应没超过十天,阴云就渐渐聚集凝结。京城周边千里的范围内,滋润的雪水洒遍了农田。这预兆着是丰收年的祥瑞,装满粮食的粮仓指日可待。按照惯例进行报祭和祈愿是应该的,何况人们的期望正殷切。 提前告知祝史,按照法令演练礼仪。祭器里装满了肥大的牲畜,酒尊中盛着芳香的美酒。朱红色的车驾清晨出发,骑马的随从纷纷排列两旁。幕府的人员举止从容、阵容盛大,我能参与其中,惭愧自己愚笨蒙昧。 大家并肩走向幽深的神庙,各自就位恭敬行礼。拜祭时已经表达了虔诚,感叹追想着他们奇特的气节。 往昔汉朝末年,奸雄们肆意玩弄权术诡计。雪桥公当初在州郡任职,超脱地摆脱了束缚。敢于冒犯飞扬跋扈的权势,最终公正地判决了狡猾官吏的案件。他收敛威严,如同隐居避世的贤士,又有先见之明,是能安定百姓的豪杰。举荐人才时不回避仇人,秉持大义时能舍弃亲情。 他入朝掌管军事事务,出塞统领军队。让边境的胡地不再有战事的烟尘,让南方的蛮夷逃窜回巢穴。虽然多次身处危险的境地,但能保全自己的名声而无瑕疵。家族的功绩铭刻在宗庙的鼎上,功勋事迹刊刻在坟墓的石碑上。 他们的高风亮节流传千年,祭祀从未断绝。时常会造福于世间好事,乡里人常常谈论这些。遇到水旱灾害进行祭祀祈雨,神灵的回应十分明显。神灵实际上是依赖着百姓的,祈祷祭祀时要戒除轻率亵渎。 如今我们诚心诚意地举行祭祀之礼,希望可以消除灾祸。府公是朝中的元老,家族声誉如同皋陶、契一样延续。他在京城周边任职,各项政令都有妥善的安排。他是爱护百姓的仁慈长官,祭祀神灵时祭品洁净。他的威严让豪强们畏惧,政事有成而去除了各种弊端。 副官是国家的英才,各位同僚也都是当时的贤哲。他们凭借儒雅来增添风采,处理政务依赖他们的决断。我才能平庸却承蒙宽容,有幸避免了琐碎卑下的事务。 正欣喜能和大家相聚,吟诵着《诗经·小雅·伐木》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公务的期限之间也比较宽松,宴饮游玩的时光也不会间断。 庆幸这一年的农事顺遂,百姓们共同欢乐。观赏古迹悠然自得,等到准备回去时,太阳已经偏西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