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几尽辄拾其遗逸再次前韵

曾览三贤述,吟哦日几遭。 文章追李杜,赠答拟刘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价高。 才华固相若,光焰实难韬。 智决推安邑,超腾自髧髦。 武谋家府秘,晋祝史君褒。 任重函牛鼎,投虚剸兕刀。 内庭才视草,同列便栖毫。 夷夏欣宁谧,揄扬颂戢櫜。 台乌栖直舍,廏马借拳毛。 对数开宣室,忠逾谏馆陶。 丝纶长庆制,奴仆楚人骚。 双节分千骑,沧波看六鼇。 带垂金错落,服赐锦葡萄。 忧国常箴衮,延宾罕置醪。 韦平门素贵,周邵职奚叨。 在镇民除瘼,还朝雨润膏。 星霜恩感旧,休沐事忘劳。 去蠹过蟊蠈,防仇甚猘獒。 躬仍主戎索,手不释书绦。 相以父年入,权因主眷操。 神锋虽爽爽,灵府亦忉忉。 乌岭无遗镞,维城独赠袍。 风波消横议,枳棘奈群豪。 既悟方城语,何由别墅遨。 间言多斐贝,闲地少蹊桃。 世路山川险,愁肠冰炭熬。 两朝空献替,万里孰呼号。 都为尤权势,终令触怒涛。 灾屯疑是马,朋敌目为牢。 伊昔来江海,频年泛棹篙。 再违文石陛,三拥浙西旄。 梦觉魂应断,诗成首重搔。 缄封寄僚友,往复走轺舠。 残漏传军柝,新流涨郡濠。 所怀存北阙,有志念东皋。 岂谓投荒裔,从兹解袠弢。 平泉遂榛莽,甘露渐藜蒿。 像寄浮屠宇,香焚过客艘。 依然见尘迹,流恨水滔滔。

译文:

这首诗篇幅较长且用典丰富,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我曾经读过三贤所作的诗,每日吟诵了不知多少遍。 他们的文章能追上李白、杜甫的水平,赠答之诗可与刘桢、曹植相比拟。 两位贤才相逢得早,名声在中山之地就已很高。 他们才华相当,光芒实在难以掩盖。 智谋决断方面要推举安邑,年少时就已崭露头角。 军事谋略藏于家府之中,晋国的史官对他多有褒奖。 他身负重任如同能容纳整头牛的大鼎,处理事务就像用利刃割开犀牛之皮般轻松。 在内庭刚刚开始负责起草诏书,同僚们便纷纷停笔赞叹。 夷夏之地都欣享安宁,人们纷纷颂扬他息兵止战的功绩。 他在御史台值班,还能借到好马。 多次在宣室被皇帝召见问答,忠诚超过了谏阻馆陶公主的大臣。 他拟写的诏书如同长庆年间的制诰,让《离骚》都显得逊色。 他持着双节统领千骑人马,在沧波之上看着如六鳌般的大船。 身上垂着金光错落的腰带,穿着皇帝赏赐绣有葡萄图案的锦袍。 他忧心国事,常常劝谏君主,招待宾客却很少摆酒设宴。 出身韦平那样世代显贵的家族,担任着周公、邵公般的重要职务。 在地方任职时为民消除疾苦,回到朝廷就像春雨滋润大地。 岁月流逝,感恩旧日的恩情,休假时也忘记了劳累。 去除危害百姓的蛀虫比除去蟊蠈还彻底,防范仇人比防备疯狗还谨慎。 他亲自掌管军事,手中也不放下书卷。 凭借父亲的年岁和资历进入官场,权力因君主的眷顾而掌握。 他神情虽然潇洒,内心也有忧愁痛苦。 乌岭一战没有留下遗失的箭镞,只有在维城有人赠袍。 他消除了无端的议论,但无奈群豪如枳棘般难以对付。 已经领悟了方城的话语,却无法在别墅中遨游。 谗言如同众多的斐贝,闲地少有盛开的蹊桃。 世路就像山川一样险峻,愁肠如同冰炭煎熬。 在两朝徒劳地进献良策,万里之外又能向谁呼号。 都因为厌恶权势,最终触怒了惊涛骇浪。 遭遇灾祸如同塞翁失马般难以预料,被朋敌视为牢笼。 往昔来到江海之地,多年来泛舟江上。 两次离开朝廷的文石陛,三次执掌浙西的帅印。 梦醒时魂魄几乎断绝,诗写成后不禁再次搔头。 封好诗寄给僚友,信件在小船上来回传递。 残漏声中传来军柝声,新涨的水流满了郡城的濠沟。 心中所牵挂的是朝廷,也有志于归耕东皋。 哪里料到会被流放到荒远之地,从此解下弓袋。 平泉之地渐渐长满了榛莽,甘露寺也布满了藜蒿。 佛像寄放在佛寺之中,香火在过客的船只上焚烧。 依然能看到旧日的尘迹,遗憾的泪水如滔滔江水。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