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漥为大海。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 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 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 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 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 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 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 但于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 为除妄相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 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罣碍。 无罣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穷劫罪。 不施功力证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 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 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 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有言皆是谤。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译文:
### 前言
这首诗是张伯端对雪窦禅师《祖英集》的感悟之作,诗中融入了深厚的禅宗思想,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
### 诗句翻译
-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曹溪的那一股佛法之水,分出了众多流派。它能映照古今,清澈透明,没有任何阻碍。这里“曹溪”代表禅宗南宗,因其创始人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而得名,意味着禅宗佛法虽流派众多,但根源是一致且畅通无碍的。
-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漥为大海**:如今一些学佛的人不去探寻佛法的根源,却盲目地把小小的水坑当作大海。“蹄漥”就是马蹄踩出的小水坑,比喻那些只看到佛法表面、不深入探究根本的人认知的狭隘。
-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雪窦禅师通达佛法的真正意趣,他大力敲响法鼓,发出如雷般的声音。“雷音”象征着佛法的宏大、震撼,“椎法鼓”表示禅师在弘扬佛法,警醒世人。
-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雪窦禅师就像狮子王从洞穴中吼叫而出,所有的妖魔鬼怪都会感到恐惧。狮子是百兽之王,这里用狮子王来比喻雪窦禅师的威严和佛法的强大力量,能震慑一切邪念。
- **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雪窦禅师有时用诗歌,有时用话语,恳切地指引那些迷失方向的人走上正途。“丁宁”就是再三叮嘱、恳切的意思,说明禅师教导众生的用心良苦。
- **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他的言辞光明磊落,义理高深。就像敲击金玉发出的声音,能千古流传。“击玉敲金”形容禅师的话语珍贵、有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无奈那些迷失的人只追逐外在的境界,停留其中,还执着于言语的表象,去寻求那些名相和概念。“争奈”是无奈的意思,“言相”指语言的外在形式,“名数”就是概念、名称,这些人没有领悟佛法的实质。
- **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真正的佛法实相本来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它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边界。“真如实相”是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这种本质超越了人类语言和概念的范畴。
- **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它既不是物质的“色”,也不是虚空的“空”,不能将其分为两种对立的实体。在十方世界的每一个微小的地方,它都像一轮圆满的明月。“十方尘刹”指整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强调佛法实相的普遍性和圆满性。
- **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真正的正定境界哪里会区分说话和沉默呢?既不能去刻意获取,也不能轻易舍弃。“正定”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专注、平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言语和沉默没有本质区别,对待佛法也不能有执着的取舍之心。
- **但于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只要对各种外在的表象不执着、不留意,这就是如来所说的真正准则。“诸相”指一切外在的现象,佛教认为这些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被其迷惑就是遵循了佛法的真谛。
- **为除妄相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为了去除虚妄的表象,就用真实的佛法来对照。但如果虚妄的念头不产生,真实的佛法也会显得隐晦不明。这体现了真与妄的相互关系,在修行中不能片面地追求一方,而要明白它们的相对性。
- **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罣碍**:能够明白真实和虚妄其实都不是绝对的存在,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和阻碍。“罣碍”就是牵挂、阻碍,当超越了真妄的二元对立,内心才能达到自由、解脱的境界。
- **无罣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穷劫罪**:没有了牵挂和阻碍,就能自由自在。一旦开悟,就能立刻消除累世以来的罪孽。“穷劫”指极长的时间,佛教认为人在无数世的轮回中积累了很多罪孽,而开悟能瞬间消除这些罪孽。
- **不施功力证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不需要刻意地付出努力,就能证得菩提智慧。从此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菩提”是佛教中的觉悟、智慧,“生死海”象征着生死轮回的痛苦和无尽,开悟后就能摆脱这种困境。
- **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我的老师(雪窦禅师)近来言辞流畅,他的教诲留在世间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 **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昨晚我把雪窦禅师的精神召唤过来,就像把牛的鼻孔穿起来系在拐杖上一样。这是一种形象、幽默的说法,表达诗人与禅师在精神上的交流和亲近。
- **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有言皆是谤**:我问他佛法的第一义是什么,他却说只要用言语表达出来就是一种谤法。这体现了佛法的高深和不可言说性,真正的佛法超越了语言的局限,一旦用语言去描述,就可能偏离了其本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