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四明杜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隠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 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夙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译文:

杜醇先生四五十岁的年纪,在乡里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而闻名。他为人低调,不向外去追求功名利禄,和妻子儿女一起靠着耕种和养蚕过着简单的生活。 他常常拄着藜木做的拐杖去放牧鸡和猪,拿着竹制的钓筒去钓鲂鱼和鲤鱼。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会打些酒回来,家里也不缺美味的食物。 我曾经在天涯海角和他共吃一杯饭,往昔相逢的时候,彼此都十分欢喜。他的谈吐中充满了诗书的韵味,所作的诗篇也是清新明丽。 我在都城的时候,常常向从越地来的客人打听他的情况,总是关心他是否安好。时光还没有过去多久,没想到他怎么就离我而去了呢。 古代的优良风尚早已凋零,如今好学且为了提升自我的人太少了。可悲啊,四明山这片土地,像杜醇这样的贤士如今已经不在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