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杜史君饮城南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 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 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 出樽不见日,竹外空青天。 焚蜡助月出,酒光发金船。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 何必吹箫人,玉枝自婵娟。 归路借红烛,雨星低马前。

译文:

山公(这里借指杜史君)要到哪里去游玩呢?那白马嘶鸣着,轻快地奔跑。 眼前是一片枝叶婀娜的竹林,占地十亩,满眼碧绿。即便在五月的时节,也仿佛浮动着一层寒凉的烟雾。 我们留在这里聆听风声,那风声好似吹拂过江海之畔的县城。 我们拿出酒樽饮酒,不知不觉太阳已落下,只看到竹林外那一片空荡荡的青天。 我们点燃蜡烛,仿佛是在助力月亮升起,酒杯里的酒光在金色的酒器中闪耀。 那些狂放不羁的客人都舍不得离去,我这个醉翁也在席间翩翩起舞、旋转不停。 哪里还需要吹箫的人来营造氛围呢,这如玉般的竹枝本就美好动人。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借着红烛的光亮前行,雨星仿佛低垂在马的前方。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