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 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畴。 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 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 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 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 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游。 笙簧不入耳,又不甘醪羞。 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 世味已鲜少,但余野心稠。 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 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忧。 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译文:

回想从前啊,我和胡子在西城那幽静的地方游玩嬉戏。我们把仆人跟马匹都打发开,独自一人漫步在田野之间。放牛的少年在我身旁唱起歌,我听得入神,久久停留不愿离去。跟田间的老父交谈一番,我不禁感叹,这乡间老者的见识胜过那些王侯将相。我们尽情追逐游玩,只恨不能更加肆意畅快,可到傍晚回家时,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愁绪。 我常常看轻那拥有千乘兵车的富贵,只希望能有一方小小的山丘让我安身。那时你常常怪我年少不谙事,喜欢这种寂寞的游玩方式。动听的音乐我听不进去,香甜的美酒佳肴我也不放在心上。可谁能知道我心中怀着孤独的伤痛,疲惫不堪,无法尽情前行。 世间的滋味我已经觉得寡淡稀少,只剩下对山野的热爱愈发浓厚。如今我们分别已经十年了,我的头发都已斑白。从前游玩的兴致也几乎消失殆尽,吃饭睡觉的时候常常被各种忧愁困扰。每当遇到美丽的山水,我想去欣赏,可总是刚有念头就又放弃了。正当壮年就已经如此,更何况到了年迈的时候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